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
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
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祖生从此须著鞭,我当继蜡登山屐。
送孙志康。宋代。苏过。 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祖生从此须著鞭,我当继蜡登山屐。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
苏过。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避地白岩山中书怀。宋代。吴说。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过韩氏庄登小阁 其二。宋代。释道潜。 玉秀兰芬好弟昆,时来挟册视田园。囷场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鲍融州病足叩谒适遇孝若示融州菊诗和篇次韵。宋代。许及之。 不见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对豁羁愁。犹存尊足怜同病,不击虚舟任打头。久待一州当敛惠,终烦诸野要营求。我今不啻便应足,独恨於君百未酬。
为许氏赠妾。明代。皇甫汸。 窈窕一佳人,铅华世绝伦。花因解语艳,山入画眉颦。宝髻随时广,罗衣逐态新。坐令幽谷里,无夜不生春。
瑞峰院夜语奉酬郑簿。宋代。林亦之。 百级上层峦,呼镫同所欢。瓷杯真有道,行李似无官。妙语胜熊掌,疎才愧鹖冠。古人相见意,不作酒肴看。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
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祗园处处堪题石,莫遣青山负举觞。
郧襄之役与伯玉侍郎别恰三载矣闻出谼中至钱唐走信奉迎因成感旧之作。明代。王世贞。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祗园处处堪题石,莫遣青山负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