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
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
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
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
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
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
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
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
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
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景龙二年余自门下平章事削阶授江州员外司马…途中言志。唐代。崔湜。 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群籍备所见,孤贞每自饬。徇禄期代耕,受任亦量力。幸逢休明时,朝野两荐推。一朝趋金门,十载奉瑶墀。入掌迁固笔,出参枚马词。吏部既三践,中书亦五期。进无负鼎说,退惭补衮诗。常恐婴悔吝,不得少酬私。嗷嗷路傍子,纳谤纷无已。上动明主疑,下贻大臣耻。毫发顾无累,冰壶邈自持。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始佐庐陵郡,寻牧襄阳城。彤帏荷新宠,朱黻蒙旧荣。力薄惭任重,恩深知命轻。饬徒留前路,行子悲且慕。犹闻长乐钟,尚辨青门树。慈亲不忍诀,昆弟默相顾。去去勿重陈,川长日云暮。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
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和闽帅。宋代。许应龙。 龙飞天子揽英雄,旧德欣逢泰道通。丹诏果然颁北阙,彩舟行矣驾东风。雨馀杉径新添绿,暖入花妆旋姹红。待得湖边春色满,我公已在凤池中。新凿南湖接海潮,油幢领客泛兰桡。那知半夜雨声急,却放新晴物色饶。尽日登临陪步武,高谈洒落挹风标。阳春白雪真难和,泚笔惟书道路谣。
满江红。清代。陆求可。 蝶粉蜂黄,才过了、牡丹天气。朱槛外、石榴红绽,照人衣袂。芳草堤边鸦影乱,垂杨岸上莺声碎。正新裁、纨扇手中携,槐阴憩。花已落,门空闭。常禁受,愁滋味。更雨意云情,许多无谓。搔首看天忘日午,引杯独酌难成醉。到不如、重到北窗前,昏昏睡。
无题五首 其一。。崔荣江。 岁渐黄昏发渐疏,心田荒却忍轻锄。无凭竖亥量山海,且仗陈玄写陋书。鱼种方塘花种院,烛明长案月明居。杯中斟是闲情味,笑说陶公或不如。
颂古一百则。。释正觉。 丝纶降,号令分,寰中天子,塞外将军。不待雷惊出蛰,那知风遏行云。机底联绵兮,自有金针玉线。印前恢廊兮,元无鸟篆虫文。
吕居仁惠建昌纸被。宋代。刘子翚。 寒声晚移林,残腊无几日。高人拥楮眠,脔卷意自适。素风含混沌,春煦回呼吸。余温偶见分,来自芝兰室。乍舒魄流辉,忽卷潮无迹。未能澡余心,愧此一衾白。尝闻旴江藤,苍崖走虬屈。斩之霜露秋,沤以沧浪色。粉身从澼絖,蜕骨齐丽密。乃知莹然姿,故自惭陶出。治物犹贵精,治心岂宜逸。平生感交游,耳剽非无得。精神随事分,内省殊未力。寸阴捐已多,老矣将何及。自从得此衾,梦觉常惕惕。清如夷齐邻,粹若渊骞觌。独警发铿鍧,邪思戢毫忽。勿谓绝知闻,虚闱百灵集。鼎鬴或存戒,韦弦亦规失。则知君子所,惠以励蒙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