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尝持书招之篇末并以见意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尝持书招之篇末并以见意朗读

晴妍入遐瞻,佳处在林樾。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舆肩俯清阴,屣齿破苔滑。

坡陀度崇冈,窈窕閟真阙。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伤残起孤愤,感物动深悦。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云冠俨臧护,霓骑想飞越。

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

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回辙。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李弥逊朗读
()

猜你喜欢

疏星淡月秣陵秋,独客翛然动远愁。万里音书悬北雁,孤山风物异南楼。

光摇石室凉应透,影落银河净欲流。是处旅魂惊不定,清砧遥夜送声幽。

()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

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

()

吏部能开衡岳云,坡仙曾借海宫春。莲峰清晓忽自献,二公何人予何人。

()

两山脩径尽榛芜,谩诧当年幸翠舆。空睹宸文藏宝构,不逢衲子话真如。

林深想见灵根茂,地胜宜多隐者居。凉月照人归路好,傍溪嘉树影扶疏。

()

清明畅。

礼乐新。

()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