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怨

征妇怨朗读

译文

  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万里之外白骨无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征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即使贫贱却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战场上,今后谁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遗孤生下来怎样哺育?虽然还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蜡烛那样暗淡无光,生活毫无希望。

注释

殁(mò):覆没、被消灭。

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赖、依靠。

同居: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昼烛:白天的蜡烛,意为暗淡无光,没用处。

  在古典诗词中,良人从军、征妇哀怨是一大习见题材。张籍《征妇怨》却翻出新意,以其摧心呕血、深至沉痛而卓然不群,享誉后世。此诗虽是小诗,但谋篇布局转折多变。由群哭场面转至独哀镜头,以大衬小。又以向往转至现实,以乐衬哀。大小相形、哀乐相辅、正衬反衬、盘旋作势。结构之针线绵密、起伏曲折,对哀情的表达起了烘托渲染作用。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朗读
()

猜你喜欢

春山春树绿,相送去何之。拜命辞朝日,分符出守时。

花连渚宫暗,潮溯楚江迟。鼎郡彫零久,疲氓藉设施。

()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

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

()

老去林泉属我,时来轩冕输君。

正好南冥运翼,未用北山移文。

()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

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

()

王将托一国,自驾请先生。门外车迹众,莱妻投畚行。

()
胡汉民

南面书城傲百王。保民耆寿在文章。飞来仙蝶又称觞。

闲向名山寻鲍葛,笑夸年少唤潘张。年年松鹤好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