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箧磨穴砚

一箧磨穴砚朗读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译文

  古人中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一直用过的(有多少)。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

注释

箧:竹箱子。

书:书法。

于:向。

辞:告别。

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去:离开 。

付:托付。

置:放 。

受:接受 。

乃:于是。

启:开启,打开 。

视:看

穴:穿洞,作为动词。属于词类活用。

至:直到。

夙:从前。

反:通“返”,返回。

方:正。

付:给,交付。

之:的。

至:到。

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猜你喜欢

江湖路远总风波,欲各山中制芰荷。

黄叶落来秋色晚,乱鸦归处夕阳多。

()

春雨作风风作雨,城南閒却望春台。人曾有约漫相失,老不待招还自来。

酒兴诗狂难料理,黄莺紫燕莫疑猜。倦飞亭上晴堪赏,分付桃花缓缓开。

()

草木不常荣,憔悴为秋霜。今遇泰始世,年逢九春阳。

()
石任之

神山消息讯东风。守到梅花色是空。又借转身春一搦,烈花柔酿想奇功。

()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

征燕尽,塞鸿翔。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